• 紫玉
  • 紫玉
  • 紫玉

Copyrights © 2018 云南永德紫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 

ALL RIGHTS RESERVED 

 

滇ICP备12006290号     滇公网安备53092302000110号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昆明

关于紫玉

浏览量:

茶人朱永昌

 

朱永昌
  在永德茶界,活跃着一位风云人物一朱永昌。茶人、商人、文化人......说不清朱先生有多少头衔,他最开心的还是私人场合大家叫他四哥。多数时候四哥这个谓称更像是一个符号,有时候四哥又是一张名片、一个品牌,不少中外朋友到永德就是冲着四哥这个名头来的。俗话说,找茶就是找人,找对了人就能寻到好茶。四哥广结茶缘,人脉很广,他的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对于远道而来的茶友,不论达官显贵、专家学者,或是寻常人物,各色人等通通以礼相待,雅聚说茶事,酒管饱,茶任喝。他常说交友如茶,淡而清香,不管庙堂之高,还是江湖之远,朋友之交,因缘而生。他喜欢管天下朋友叫兄弟,这或许跟家庭背景密不可分。

  朱永昌在家中排行老四,其先祖明朝时从南京应天府迁居云南临安(建水),后移居昆明。祖父是云南卢汉旧部,曾随卢汉起义,父亲早年支边到本地直至退休,母亲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。也许正是回汉融合的家庭,让朱永昌天资聪慧、精明强干、坚定执着,还颇具经商天赋。他出生于凤庆郭大寨,一岁时郭大寨区的一部分小公社划入永德,成为今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,父亲母亲也一同转入永德县供销系统乌木龙基层供销社工作。因此,他生于凤庆长于永德,既是凤庆人更是永德人。朱永昌虽然算不上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穆斯林,但特殊的家庭背景还是令他自小就受到宗教的影响,内心深处留下深的烙印,多年以后他把茶当做一种信仰来追求,可能正是源于此。

  乌木龙是彝乡,又是茶乡。因工作的缘故,父亲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和收购都很在行,喜欢捣鼓手工制茶,朱永昌自幼受到熏陶,耳濡目染了关于茶叶的点点滴滴,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。1982 年,朱永昌分配到乌木龙公社基层供销社工作,闲暇之余总喜欢琢磨茶事,时不时折腾一些新花样。1989 年调入县供销社后,对茶也是蛮拼的,身边总聚集着一帮茶友,上山采茶,尝试各种制茶工艺,忙得不亦乐乎,有人笑他是茶痴。他们用本地产大叶种茶为原料,龙井、乌龙、烘青、晒青、红茶都尝试加工过,不论成功与否,不忘与朋友品尝分享心得。为了验证水为茶之母的古训,他到县内很多地方取来河水、泉水、井水、龙洞水等不同水样冲泡茶叶品饮,发现了勐板卡房和大雪山大岩房等多处优质水源。多年与茶朝夕相伴,对茶的认知逐步加深,功力渐长。

  世纪之交,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,供销系统也面临经营困境。适逢企业改制,出于自幼对茶叶的酷爱,多年的习茶、识茶、制茶、藏茶历练,他认为随着茶叶市场的转暖,办精制茶厂既可为企业纾困,又可将茶从爱好变成事业来做,两全其美。经过充分论证后,他和他的团队创办了永德县供销社茶厂(云南永德紫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),亲自手绘设计了“紫玉”商标(后来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)。经过一番努力,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,投放市场反应不错。几经扩建搬迁,茶厂规模日渐扩大,经营风生水起,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、长三角、华北、东北、西北、台湾、香港以及韩国等地,部分功夫红茶远销欧盟。

  作为茶人,尤其是做茶的人,寻茶是头等大事。一是“坐”,二是“行”。“坐”即坐在厂里审评各处带上来的茶样,筛选出满意的茶品,有时每天要喝几十个茶样,这对身体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时间长了头昏眼花,嘈肠寡肚;“行”即深入茶区实地调查了解。永德的茶园呈碎片化分布,老茶园都不太连片,上千块茶园,寻茶工作量可想而知。他几乎跑遍了全县茶园,观察自然地貌、气候和水土,了解茶树生长、管护、采摘、初制、价位、口碑等情况,现场开汤体验口感,遇到中意的就带回去,反复品饮,直到喝明白。选中一块茶园的茶叶要经过很长的时间,甚至要连续跟踪几年才能最终确定。2004年,他根据多年的跟踪以及大家公认的口碑,挑选出全县当时12个乡镇具有代表性的12片古茶园(大雪山曼来古茶园、班卡放牛场古茶园、勐板忙肺古茶园、崇岗团山古茶园、大山玉华古茶园、亚练平掌古茶园、乌木龙小帮贵古茶园、明朗鸣凤山古茶园、武家寨古茶园、小勐统梅子箐古茶园、德党木瓜寨古茶园、永康底卡古茶园),制作了12饼套装的“永德大全福”,受到市场好评。一些山头受到他的青睐而声名鹊起,价格翻番,这对茶农是好事,但对厂家来说原料价格高了利润空间就被压缩了,对此他调侃,虽然“伤不起”,但茶叶是有包容性的,大家好才是真的好。近几年,他已经告别“山头主义”,实行“去山头化”,代之以“天、地、永、德、紫、玉”、“天意”、“青峰”、“大息”等系列文化茶产品,进军中高端市场,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到质量效益的转型升级。

  朱永昌不仅是个茶人,还是个公认的文化人。他的产品由于注入了文化内涵,提供全套解决方案,当文化产品来卖,撬动了高端市场,客户体验很好,有广东客户讲: 喝来喝去,还是紫玉。这些年永德的很多节庆活动,总少不了他的声影,用句流行话来说,能力强也意味着责任大,如历届桑召哩、芒果节等。都有他的策划和创意在里面,他还经常参加省内外茶博会。他是热心肠人,对人一团火,做事一阵风,机智曲默,时不时还“忽悠”一把。有朋友说他是当代质的阿庆嫂,有茶就任性,但他不以为然,说人生如同喝茶,只有两个简单的动作。拿起和放下,做人同样如此。在永德茶友圈中有一个以他为中心的“茶博士论坛”,隔三五邀约在一起品茶论道、谈天说地,崇拜魏晋南北朝名士风范,纵情于山水之间。他热衷于永德茶文化的传播,虽然没有开馆授徒。但多年来跟他学茶艺茶道,学品茶做茶的弟子不少,他常告诫弟子,习茶养德,以茶修德,一片茶叶看似普通,其蕴含的道理永远学不完,在茶叶面前自已永远是一名小学生,对茶永远有一颗敬畏之心。

  朱永昌有着浓浓的俐侎情结,虽然没有被官方授予“俐侎文化传承人”,但他对俐侎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,在俐侎礼仪、俐侎大餐、俐侎节庆等活动的打造中起了不小的作用。他能听懂俐侎话,能说一多半,俐侎调子多数能唱,饭局中俐侎茶歌、酒歌可以唱个不停。用他的话说,自己从小在彝族俐侎人堆子里长大,对俐侎人的民俗非常了解。一次他深入亚练乡章太寻茶,这是一个俐侎人村落,偶然发现几个村民正在村边的色林(傣语音译,神林之意)里蔡拜一颗大茶树,经用俐侎话交流,得知这里有祭拜茶祖的传统风俗,他们深信茶能通神,通过祭祀仪式,析求五谷丰登,平安吉祥。据村民介绍,这种仪式由来已久,没人说得出始于何时,只见石砌的祭祀台上长满斑驳苔藓,这是之前他所没有见过的俐侎民俗。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,当地人告诉他,这个色林山顶上有3棵神奇的大树,祖先可能是因此而选中这块宝地做色林,当他打量这3棵神树时,感到十分震撼,后来专门邀约专家一同前往考证,经专家鉴定为茶树始祖古中华木兰活化石。令人惊奇的远不止于此,在该区域还发现有上百株野生、过渡、栽培型古茶树混合群落的分布,这种垂直演化系统对研究茶树的起源、驯化、栽培,具有重要的价值。也是在这个村,他发现一种之前从没有见过的茶树品种,树势高大、树梢像柳条般生长,当地人称之为藤子茶,后经专家鉴定为云南群体种原始变种之一、主要分布在永德,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,于是,一款名为“藤子茶”的特殊茶 品 问 世 了,不少 玩家 趋 之 若鹜。

  人生如茶,茶入人生。做茶人、吃茶饭、说茶话、干茶事已然是朱永昌最重要的生活方式。爱茶、习茶、识茶、做茶,卖茶,一切皆缘于茶,至于财富只是顺便罢了。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精彩,对于几十年泡在茶中的朱永昌,更是因茶而精彩,因茶尽享“茗士”风范。这,便们我所熟悉的茶人朱永昌。